随着网络以及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,一种新型犯罪模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,那就是电信诈骗。其中,缅北更是让人谈之色变,“杀猪盘”、“噶腰子”等等黑话,都是从该区域传出。每年被骗到缅北的中国人不计其数,缅北电诈的猖獗泛滥,已经严重干扰到了中国社会。对此,中国驻缅大使陈海,会见了缅甸外长丹穗,要求开展新一轮联合打击行动。
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
(相关资料图)
中方要求尽快进行新一轮联合打击
近日,据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消息,中国驻缅大使陈海会见了,缅甸外长丹穗。在会面过程中,陈海大使指出,尽管中缅泰三方,已经在联合打击行动上,取得了初步成效,但包括缅北在内的缅甸边境,电诈活动依然猖獗,严重损害中缅两国民众的切身利益。
中方对此高度重视,中国民众对此深恶痛绝。中缅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,同相关邻国开展新一阶段的联合打击行动,全力铲除电诈窝点,解救被困中方人员,根除缅甸境内的诈赌毒瘤,维护中缅友好合作大局。
时至今日,已经有无数中国人被骗至缅北,惨遭各种胁迫甚至丢掉性命。缅北犯罪分子以网络为掩护,捏造出讨喜欢的人设,来迷惑中国民众前往缅北。例如之前在短视频平台,非常火爆的“李赛高”。
他自称是中国远征军在缅北的后代,经常唱着中国歌曲,捏造出一副“热爱中国”的人设,利用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,一度收获百万粉丝。但实际上他是缅北当地人,还是缅北电诈犯罪团伙的头目。
在本次的中缅会面中,值得注意的是,陈海大使提到了中缅大局,这是在警告缅方电诈问题的严重性,如果电诈活动不能得到遏制,那就会对中缅关系形成恶劣影响。那为什么缅北电诈,能发展到如此猖獗的地步呢?
缅北犯罪猖獗的原因
缅北地形错综复杂、山高林茂,多民族盘踞于此,这本就是犯罪滋生的有利条件。大量土司政权与地方武装,虽然规模小但是却盘踞一隅、相互争斗,其中包括佤邦联合军、克钦独立军、克钦民族军、北掸邦军等。在这样的“碎片化”环境下,纵使缅甸政府想管也无处下手、无迹可寻。
从中国的角度上来看,缅北犯罪人员有“国境”作为保护伞,中国执法力量面临取证难、调查难、执法难的局面,加上缅甸政府没有主导性力量,那就是难上加难。这就是长期以来中国执法力量,打击缅北违法活动的难点和痛点,于是缅北就成了我们口中的“无法之地”。那难道对于缅北电诈,我们就只能坐以待“骗”吗?当然不是。
我们能做的三件事情
对于打击缅北电诈,除了陈海大使提到的内容之外,我们还能做三件事情。第一,要利用媒体,以更好的理解的方式讲述缅北电诈,提高民众对此的警惕心与相关认知。第二,要利用媒体引更多各界人士的关注,给诈骗团伙制造压力。
虽然在普遍认知当中,犯罪团伙是不会惧怕媒体舆论的,但据《都市报道》消息,其报道团队成员卧底缅北,披露了犯罪者带人非法出境等,相关幕后情况,引起了网络上的“惊涛骇浪”。对此,缅北诈骗团伙主动跟被绑家属联系,提出删除视频就放人,现在该被绑人员已安全回家。这说明媒体的声音,还是有些作用的。
第三,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警惕,遇到类似事件尽快联系警方,或相关部门。
总体而言,打击缅北电诈还是“道阻且长”,但只要我们做好上述三点,那诈骗团伙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,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。